這位發(fā)論文署名總在學生后面的老院士,走了……

2019-02-15

據南京大學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閔乃本,于9月16號下午病逝,享年83歲。

閔乃本先生生平:

南京大學教授

江蘇如皋人,晶體物理學家

1959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物理系

1987年獲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5年加入九三學社

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6年以“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20年不懈研究

使“介電體超晶格”變熱門

閔乃本院士曾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制定,對促進我國科技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量子調控等重大研究計劃的設立和實施。

從1986年開始,閔乃本的課題組經過近20年的漫長征程,建立了準周期超晶格的多重準位相匹配理論并研造出與之相配的介電體超晶格,為激光裝置的小型化、集成化提供了可能。

課題組研究的“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項目榮獲了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他使介電體超晶格從冷門變成國際熱門,也催生了“疇工程學”新學科的誕生。

心無旁騖,上下求索

追求真理,樹德立人

他認為:“心平氣和地甘坐冷板凳,不是說我們就沒有苦悶、沒有焦慮,而是說,即使在彷徨不安、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要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積極思考、上下求索?!?/p>

1984年,閔乃本從美國訪問歸來。當時49歲的他,意識到自己憑現有的精力,不可能一個人單槍匹馬完成全部的學術設想。隨后,他便開始致力于組建團隊,一邊培養(yǎng)學生一邊開拓研究。朱永元、祝世寧、陸延青等一批77、78級學生中的優(yōu)秀的年輕人陸續(xù)被閔先生選拔做他的研究生。

朱永元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就被要求用英文寫作,閔乃本這樣告誡他:“我們的工作應該拿到國際上去競爭!”

而每當他的弟子發(fā)表研究論文時,閔先生總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學生的后面。

他常說:“你們做出來的工作首先是你們自己的工作,而不是首先是我的工作。你們應該排在我前面?!?閔乃本對每一位取得科研成果的年輕人莫不如此。

宵衣旰食二十載

吹盡狂沙始到金

2006年,閔先生帶領的課題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創(chuàng)新是閔乃本院士課題組摘得本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關鍵所在。

對于創(chuàng)新,閔乃本先生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在發(fā)展當代前沿的過程中才能創(chuàng)新。這實際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甘坐冷板凳?!?/p>

“做科學工作,我體會的是自討苦吃,沒有鐘點,沒有假期。當然,入了迷以后就樂在其中?!遍h乃本院士曾笑著說。

在他的團隊里,沒有人規(guī)定什么時候上班、什么時候下班,但每一位成員吃完晚飯都會自覺地趕到實驗室,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離開,大家已習以為常,19年來如一日。

2013年12月20日,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于2007年4月18日發(fā)現、國際編號為199953號的小行星,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命名為“閔乃本星”,成為第10顆“南京大學系”小行星。

閔乃本曾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知識分子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中國知識分子應當有這樣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

來源:新華社,文中圖片有刪節(jié)

寶寶起名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并給予反饋。
相關期刊推薦
贏未來

贏未來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法制與社會

法制與社會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西部素質教育

西部素質教育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商情

商情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教學考試

教學考試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節(jié)能與環(huán)保

節(jié)能與環(huán)保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鴨綠江

鴨綠江

中國文學 - 省級期刊

農家參謀

農家參謀

農業(yè)綜合 - 省級期刊

中國外資

中國外資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大眾科學

大眾科學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